DB14/T 710-2012 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高效养殖指南

团体标准 603
《DB14/T 710-2012 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为高效养殖鲢鳙食用鱼的指南,提供详尽养殖技术,助力渔民提升产量与质量,开启高效养殖新时代。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鲢鳙作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其养殖技术也在持续优化,为了规范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14/T 710-2012《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范的核心内容,为养殖户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DB14/T 710-2012 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高效养殖指南,DB14/T 710-2012 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高效养殖指南,2,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第1张

鲢鳙作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鱼类,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还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网箱养殖以其高效、灵活的特点,在鲢鳙养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B14/T 710-2012《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的出台,旨在规范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确保养殖产品质量。

规范主要内容

养殖区域选择

根据DB14/T 710-2012规范,养殖区域应选择水质清澈、水温适宜、风力较小的水域,水域面积需满足养殖需求,水质需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网箱设置

网箱应选用耐腐蚀、抗拉伸、抗紫外线的高强度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网箱规格应根据养殖密度和鱼类生长习性确定,一般长宽比为1:1,网目为1.5-2.5厘米。

放养密度

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放养密度需综合考虑水域条件、水温、饲料等因素,一般每立方米水体放养鲢鳙鱼苗10-20尾,成鱼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2-4尾。

饲料投喂

饲料应以优质、全价、易消化为主,如鱼粉、豆粕、玉米等,饲料投喂量需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摄食量、水温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鱼体重的1%-3%为宜。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溶解氧、氨氮、亚盐等指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如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换水量、调整饲料投喂量等。

病害防治

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常见病害有虫病、细菌病、病毒病等,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养殖管理,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消毒,杀灭病原体;合理使用药物,防止药物残留。

收获与销售

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周期一般为1-2年,在收获前,应对鱼体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收获后,应及时销售,避免鱼体变质。

DB14/T 710-2012《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为我国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养殖,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产品质量,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应共同努力,推动我国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遵循DB14/T 710-2012《鲢鳙食用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养殖户可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