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709-2012标准解读,鲢鳙鱼大水面养殖技术要点

团体标准 602
《DB14/T 709-2012 鲢鳙鱼大水面养殖技术规范》深入解析了鲢鳙鱼在大水面养殖的技术要求,规范涵盖了养殖场选址、水质管理、鱼种放养、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养殖效率,保障鲢鳙鱼品质,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鲢鳙鱼作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瑰宝,其养殖技术亦在持续优化与升级,DB14/T 709-2012《鲢鳙鱼大水面养殖技术规范》作为我国鲢鳙鱼养殖领域的重要技术指南,对提升养殖效益、确保水产品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广大鲢鳙鱼养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4/T 709-2012标准解读,鲢鳙鱼大水面养殖技术要点,DB14/T 709-2012标准解读,鲢鳙鱼大水面养殖技术要点,2,技术规范,养殖技术,第1张

DB14/T 709-2012《鲢鳙鱼大水面养殖技术规范》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颁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致力于规范鲢鳙鱼大水面养殖技术,旨在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推动我国鲢鳙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区域的选择

  1. 水源要求:选择水源充沛、水质优良的水域,确保养殖过程中水质稳定。

  2. 气候条件:养殖区域应具备适宜的气候条件,如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等。

  3. 底质要求:养殖区域底质应细腻、松软,有利于鲢鳙鱼的生长。

  4. 生态环境:养殖区域应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生态环境良好。

鱼种选择与放养

  1. 鱼种选择: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能力好的鲢鳙鱼鱼种。

  2. 放养密度:根据养殖区域的水体面积、水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3. 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放养,有利于鲢鳙鱼的生长。

饲料与管理

  1. 饲料选择:选用优质、易消化的饲料,确保鲢鳙鱼的营养需求。

  2. 投喂方式:根据鲢鳙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合理调整投喂方式。

  3. 管理措施: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处理水草、藻类等,保持养殖区域生态环境稳定。

病害防治

  1. 预防措施:加强鱼种检疫,避免引进病原体;定期消毒养殖设施,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

  2. 治疗措施:发现病害时,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中草药等。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鲢鳙鱼的生长情况,合理确定收获时间。

  2. 收获方式:采用捕捞、网捕等方式进行收获。

  3. 加工方法: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如冷冻、腌制等。

DB14/T 709-2012《鲢鳙鱼大水面养殖技术规范》为我国鲢鳙鱼养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