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洞腐竹,DB44/T 1252-2013地理标志产品背后的独特风情

团体标准 608
《DB44/T 1252-2013 地理标志产品解读》详细介绍了托洞腐竹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魅力,托洞腐竹以其优质的豆类原料、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是广东省梅州市托洞镇的特色产品,具有极高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价值。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美食文化长河中,腐竹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托洞腐竹,更是凭借其独到的风味和卓越的品质,享誉海内外,本文将依据DB44/T 1252-2013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对托洞腐竹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托洞腐竹,DB44/T 1252-2013地理标志产品背后的独特风情,托洞腐竹,DB44/T 1252-2013地理标志产品背后的独特风情,2,地理标志,第1张

托洞腐竹的地理标志

托洞腐竹,源自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托洞镇,得益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传统工艺,于2013年荣获地理标志产品称号,DB44/T 1252-2013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对托洞腐竹的定义、生产区域、品质特性、检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托洞腐竹的生产区域

托洞腐竹的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桂林市荔浦县托洞镇及其周边地区,该地区属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豆类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托洞腐竹的品质特性

托洞腐竹具有以下品质特性:

  1. 外观:呈淡黄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断面呈蜂窝状。
  2. 气味:具有独特的豆香味,无异味。
  3. 汁液:汁液丰富,口感细腻。
  4. 口感:口感劲道,不易断裂,具有浓郁的豆香味。
  5. 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托洞腐竹的制作工艺

托洞腐竹的制作工艺独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豆:选用优质大豆,要求颗粒饱满、色泽鲜亮。
  2. 浸泡:将大豆浸泡在清水中,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3.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磨成豆浆。
  4. 煮浆:将磨好的豆浆煮沸,加入适量的石膏或卤水,使其凝固成豆腐脑。
  5. 压榨:将凝固的豆腐脑压榨成豆腐块。
  6. 切片:将豆腐块切成薄片。
  7. 晾晒:将切好的豆腐片晾晒至半干。
  8. 蒸煮:将晾晒好的豆腐片蒸煮,使其充分吸收水分。
  9. 晾晒:将蒸煮好的豆腐片再次晾晒至干。
  10. 包装:将晾晒好的托洞腐竹进行包装。

托洞腐竹的文化内涵

托洞腐竹作为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品质特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托洞镇,腐竹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成为当地民间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托洞腐竹还是桂林地区的重要出口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DB44/T 1252-2013地理标志产品,托洞腐竹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未来的日子里,托洞腐竹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味享受。

标签: 2地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