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文鲩地理标志,独特魅力与保护传承之道

团体标准 605
《DB44/T 1839-2016 地理标志产品》旨在挖掘文鲩的独特魅力,探讨其保护与发展之路,该标准对文鲩的地理标志产品进行规范,以促进其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确保文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中,文鲩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成为了无数美食爱好者心头的至爱,DB44/T 1839-2016标准,作为文鲩的地理标志产品规范,不仅为这一特色水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品质保障,也为其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文鲩的世界,探寻其独特的魅力和保护之路。

揭秘文鲩地理标志,独特魅力与保护传承之道,揭秘文鲩地理标志,独特魅力与保护传承之道,2,技术规范,消费者权益,第1张

文鲩的起源与特点

文鲩,又称武昌鱼,源自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史书记载,文鲩的养殖历史已超过1500年,其体型修长,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文鲩的肉质特点为刺少、肉厚、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文鲩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

为了保护和规范文鲩的生产,我国于2016年发布了DB44/T 1839-2016《地理标志产品 文鲩》标准,该标准对文鲩的产地、品种、养殖环境、养殖技术、加工工艺、质量要求、包装、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1. 产地:文鲩的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武昌区、洪山区、汉阳区、青山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7个区。
  2. 品种:文鲩的品种为鲩鱼,学名为草鱼。
  3. 养殖环境:文鲩的养殖环境要求水质清澈、溶氧充足、水温适宜,养殖水域的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4. 养殖技术:文鲩的养殖技术要求采用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方式,严格按照GB/T 19630.1《无公害食品 水产养殖技术规范》执行。
  5. 加工工艺:文鲩的加工工艺要求采用活鱼宰杀、去内脏、清洗、去头尾、切片、调味、熟制等方法,确保产品安全、卫生、美味。
  6. 质量要求:文鲩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 11782《草鱼》的规定,具体指标包括:长度、体重、肉质、口感、颜色等。
  7. 包装、标识:文鲩的包装应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符合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标识应清晰、准确,标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文鲩的保护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文鲩,我国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强产地保护:根据DB44/T 1839-2016标准,对文鲩的产地进行严格保护,确保文鲩的品质和特色。
  2. 提高养殖技术: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文鲩的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 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文鲩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4. 拓展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电商等渠道,拓宽文鲩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5. 推广文鲩文化:通过举办美食节、烹饪大赛等活动,宣传文鲩的文化内涵,提高文鲩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鲩作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在DB44/T 1839-2016标准的规范下,文鲩的保护与发展将更加有序,为我国水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文鲩这一美食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