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358-2022 油莎豆春播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推动油莎豆产业升级

团体标准 602
《DB41/T 2358-2022 油莎豆春播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油莎豆春播技术,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该规程为油莎豆种植提供标准化指导,确保产量与品质。

油莎豆,别称油莎豆薯或油莎豆根,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豆类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油莎豆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规范油莎豆的春播栽培技术,提升油莎豆的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油莎豆春播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358-2022),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油莎豆种植者提供专业的技术参考。

DB41/T 2358-2022 油莎豆春播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推动油莎豆产业升级,DB41/T 2358-2022 油莎豆春播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推动油莎豆产业升级,2022,2,技术规程,第1张

《油莎豆春播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358-2022)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及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权威机构联合编制,并于2022年正式实施,该规程主要适用于湖北省及其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旨在通过规范油莎豆的春播栽培技术,提升油莎豆的产量与品质,推动油莎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油莎豆春播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顺畅、肥力充足的区域进行种植,土壤的pH值应保持在6.5-7.5之间。
  2. 整地:播种前进行深度为20-30厘米的深耕,同时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提升土壤肥力。

品种选择与处理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种植、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油莎豆品种。
  2. 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使用500倍液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种子30分钟,捞出晾干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与密度

  1. 播种时间:春播通常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2. 播种密度: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播种量约为150-200千克。

栽培管理

  1.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5000千克,复合肥50-75千克,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肥。
  2.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及时浇水,生长期间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灌溉。
  3. 除草:播种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确保油莎豆的正常生长。
  4.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当油莎豆地上部分枯萎后,及时收获地下块根。
  2. 加工:对收获的油莎豆块根进行清洗、去皮、切片、干燥等加工处理,制成油莎豆粉、油莎豆油等产品。

《油莎豆春播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358-2022)为我国油莎豆种植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显著提升油莎豆的产量与品质,推动油莎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希望广大种植者能够认真学习并实践这一规程,为我国油莎豆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