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设施农业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3
《皖北地区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4/T 4316-2022)》为安徽省地方标准,详细阐述了设施栽培的规范化流程,包括选址、建造、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规程旨在提升皖北地区设施农业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设施农业领域迎来了蓬勃发展,作为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农业形式,设施农业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提升产量与品质,确保皖北地区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了《皖北地区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4/T 4316-2022),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皖北地区设施栽培领域的实际应用。

皖北设施农业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皖北设施农业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2022,2,现代化,第1张

《皖北地区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4/T 4316-2022)是在充分总结皖北地区设施栽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而制定的,该规程旨在规范皖北地区设施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品种选择

依据皖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市场需求,挑选适宜的品种,推荐品种包括:红颜、章姬、甜查理等。

栽培设施建设

  1. 设施类型选择:根据皖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建议采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
  2. 设施建造要求:设施结构需坚固耐用,并具备优良的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性能。

栽培技术

  1. 土壤处理:通过深翻、晒土、消毒等方法,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2. 施肥: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3. 播种与定植:选用优质种苗,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播种和定植。
  4. 植株管理:适时进行摘心、疏花、疏果,确保植株通风透光。
  5.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采收与保鲜

  1. 采收:根据成熟度,适时采收。
  2. 保鲜:采用低温、高湿、气调等方法,延长保鲜期。

规程应用与推广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民对规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 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在皖北地区建立一批设施栽培示范推广基地,展示规程的应用效果。
  3. 开展技术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4.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品质。

《皖北地区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4/T 4316-2022)为皖北地区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推广应用该规程,有望提升产量与品质,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地区设施栽培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关注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和修订规程,为我国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