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DB37/T 4573.3-2022,枣黑盖猪品种特色与保护之道

团体标准 602
本文深入解析了DB37/T 4573.3-2022标准,重点探讨了枣黑盖猪这一地方品种的特色及其保护,通过剖析其品种特性、养殖现状和保护措施,旨在为枣黑盖猪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地方特色畜禽品种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丰富民众餐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DB37/T 4573.3-2022标准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畜禽地方品种的标准,其第三部分聚焦于枣黑盖猪,本文将深入探讨该标准的背景、枣黑盖猪的独特品种特性以及其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解码DB37/T 4573.3-2022,枣黑盖猪品种特色与保护之道,解码DB37/T 4573.3-2022,枣黑盖猪品种特色与保护之道,2022,2,养殖技术,第1张

标准背景

DB37/T 4573.3-2022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并负责管理,是我国首个针对畜禽地方品种制定的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地方畜禽品种的保护、繁育、养殖和利用,以促进这些品种的健康发展,并提升我国畜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枣黑盖猪的品种特色

品种起源与分布

枣黑盖猪起源于山东省枣市,拥有悠久的历史,该品种以其出色的适应性、鲜美的肉质、高效的繁殖能力和强大的抗病力而闻名,在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广泛分布。

外貌特征

枣黑盖猪体型适中偏大,头部适中,耳朵下垂,背部和腰部平直,四肢粗壮,其毛色为黑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因而被俗称为“黑盖猪”。

生产性能

枣黑盖猪具有出色的生产性能,公猪体重通常在150至200公斤之间,母猪体重则在120至150公斤,其繁殖性能良好,母猪年产仔数可达10至12头,成活率较高。

肉质特点

枣黑盖猪肉质鲜美,肌肉和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细嫩,煮熟后,肉质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口感细腻,深受消费者喜爱。

枣黑盖猪的保护与发展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枣黑盖猪作为我国珍贵的遗传资源,具有极高的遗传价值,必须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建立健全种质资源库,确保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

针对枣黑盖猪的生产特性,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如合理配置饲料、加强疫病防控、实施科学繁殖等,以提高养殖效益。

培育优质猪苗

通过选育和改良,培育肉质优良、生长速度快的猪苗,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

以枣黑盖猪为载体,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拓展市场渠道

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扩大枣黑盖猪的销售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

DB37/T 4573.3-2022标准为枣黑盖猪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标准的指导作用,加强枣黑盖猪的保护与利用,使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探索畜禽地方品种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为我国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