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572-2022解读,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 602
《DB37/T 4572-2022》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抽样方法、抽样程序、抽样频率等关键要素,旨在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规范涵盖了抽样前准备、抽样过程、样品处理和记录等环节,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抽样操作指导。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相关部门持续优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此背景下,DB37/T 4572-2022《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的颁布,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抽样技术指导,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

DB37/T 4572-2022解读,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DB37/T 4572-2022解读,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2022,2,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背景及意义

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如抗生素残留等事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稳定,为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规范意义

DB37/T 4572-2022《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的发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规范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行为,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3. 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工作,包括生猪、牛、羊、禽类等。

抽样原则

  1. 随机原则:抽样过程中,确保每个样品具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
  2. 代表性原则:抽样结果应能反映被抽样群体(如某地区、某品种)的整体质量状况;
  3. 科学性原则:抽样方法应符合统计学原理,确保抽样结果的准确性。

抽样方法

  1. 抽样对象: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指标,确定抽样对象;
  2. 抽样单位:根据抽样对象的特点,确定抽样单位(如养殖场、屠宰场等);
  3. 抽样数量:根据监测指标和抽样原则,确定抽样数量;
  4. 抽样时间:根据监测指标和监测周期,确定抽样时间;
  5. 抽样地点:根据抽样对象分布情况,确定抽样地点。

抽样过程

  1. 抽样准备:包括抽样人员培训、抽样工具准备、抽样方案制定等;
  2. 抽样实施:按照抽样方案,对抽样对象进行抽样;
  3. 样品处理:对抽样样品进行编号、登记、保存等;
  4. 样品送检:将抽样样品送至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数据处理与分析

  1. 数据整理:对抽样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统计等;
  2.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抽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监测报告。

DB37/T 4572-2022《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的发布,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抽样技术指导,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该规范,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