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905-2022规程指导下甘薯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研究

团体标准 603
本文探讨了基于DB41/T 905-2022规程的甘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文章分析了甘薯病虫害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旨在为甘薯种植者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保障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甘薯产业的迅猛发展,甘薯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及饲料作物,在甘薯的生长过程中,各类有害生物的侵害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甘薯的产量与品质,为有效遏制甘薯有害生物的蔓延,我国特制定了DB41/T 905-2022《甘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本文将依据该规程,对甘薯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DB41/T 905-2022规程指导下甘薯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研究,DB41/T 905-2022规程指导下甘薯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研究,2022,2,技术规程,第1张

甘薯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

甘薯有害生物主要分为病害、虫害和杂草三大类,病害主要包括黑斑病、软腐病、疫病等;虫害则有甘薯茎线虫、甘薯天蛾、甘薯叶蝉等;杂草则有马唐、狗尾草、稗草等,这些有害生物对甘薯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破坏,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甚至造成绝收。

DB41/T 905-2022规程概述

DB41/T 905-2022《甘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甘薯有害生物防治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以生态学、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为基础,明确了甘薯有害生物防治的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

甘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生态防治

  1. 优化种植结构:实行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积累。
  2. 合理施肥: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甘薯的抗病性。
  3. 合理灌溉:控制灌溉水量,防止田间积水,降低病害发生。

生物防治

  1. 引入天敌:利用捕食性天敌、性天敌等生物防治害虫。
  2. 利用微生物制剂:施用生物农药、微生物菌剂等,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物理防治

  1. 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虫的栖息地。
  2. 物理杀虫:利用灯光等物理方法诱虫。

化学防治

  1.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2.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控制用药量,避免过度用药。
  3. 轮换用药: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抗药性产生。

DB41/T 905-2022《甘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为我国甘薯有害生物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甘薯种植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运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实现甘薯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

甘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我国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认识甘薯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确保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 2022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