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633-2022标准下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应用解析

团体标准 602
本研究基于DB36/T 1633-2022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铜、铅、锌、铬、镍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简便等优点,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愈发凸显,其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精准、高效地监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1633-2022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土壤中铜、铅、锌、铬、镍等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本文旨在深入探讨DB36/T 1633-2022标准在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并分析ICP-OES技术的优势。

DB36/T 1633-2022标准下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应用解析,DB36/T 1633-2022标准下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应用解析,2022,2,测定方法,第1张

DB36/T 1633-2022标准概述

DB36/T 1633-2022标准是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与保护领域的一项关键标准,该标准不仅涵盖了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前处理、测定以及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而且明确了土壤中铜、铅、锌、铬、镍等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标准主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作为主要测定手段,该方法以其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等特性,在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原理及优势

原理

ICP-OES是一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通过分析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光谱线强度来测定其含量的技术,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样品在等离子体中被激发,待测元素原子和离子获得能量,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
  2. 光子与样品中的待测元素相互作用,产生特征光谱线。
  3. 通过分析特征光谱线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优势

  1. 灵敏度高:ICP-OES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待测元素。
  2. 选择性好:ICP-OES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可以有效避免元素间的相互干扰。
  3. 快速准确:ICP-OES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样品的测定。
  4. 适用范围广:ICP-OES适用于多种样品类型,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DB36/T 1633-2022标准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的应用

样品采集与制备

按照DB36/T 1633-2022标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采样点: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壤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2. 采集样品:使用采样工具采集土壤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3. 样品制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研磨、过筛等处理,制备成待测样品。

前处理

土壤样品前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消解:采用酸消解或微波消解等方法,将土壤样品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可溶性离子。
  2. 定容:将消解后的溶液进行定容,使其达到一定浓度。

测定

按照DB36/T 1633-2022标准,采用ICP-OES对定容后的溶液进行测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仪器调试:调整ICP-OES的参数,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 标准曲线绘制: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将待测样品溶液注入ICP-OES,测定其光谱线强度。
  4.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DB36/T 1633-2022标准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CP-OES作为主要测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样品采集、制备、前处理和测定,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保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20222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