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76-2022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推动梨产业高效升级
《DB21/T 3676-2022 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提高梨产量与品质,推动梨产业高效发展,该规程为梨农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生产技术指导,助力梨业迈向新高度。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梨作为一种传统果品,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令人垂涎的口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梨产业的迅猛发展,一项名为《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76-2022)的颁布与实施,为梨产业的稳健成长构筑了坚实的基石,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规程,旨在为我国梨产业的科学高效发展提供借鉴。
《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76-2022)概述
《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为梨密植早丰生产制定的省级地方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编制,该规程以梨树的自然生长规律为依据,从园地选择、园园建设、苗木栽植、修剪管理、营养施肥、病虫害防控等多个维度,对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
《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选园与建园
选园需挑选土壤肥沃、排水畅通、光照充足的区域,建园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和灌溉系统建设。
栽植
栽植前,必须对苗木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其健康无病虫害,栽植过程中,需精准把握栽植时间、密度和深度等关键环节。
修剪
修剪是提高梨密植早丰产量的关键技术,根据规程,修剪应遵循“疏、截、拉、压”的原则,适时进行,以调整树体结构,提升光能利用率,促进优质高产。
施肥
施肥需根据梨树的生长特点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并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搭配,确保梨树营养均衡。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梨密植早丰生产的关键,需根据梨树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综合运用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方法。
采收与贮藏
采收应在果实成熟度适宜时进行,以确保果实品质,采收后,应及时进行预冷、分级、包装等处理,以延长梨果的保鲜期。
《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实施效果
自规程实施以来,我国梨产业在产量和品质上均取得了显著提升,满足了市场需求,规程的实施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梨产业的竞争力,并推动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梨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各地应积极推广此规程,提升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水平,共同助力我国梨产业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