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675-2022,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导则,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迈向新里程
《DB21/T 3675-2022 花生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导则》发布,旨在通过科学减量、精准施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近年来,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引发的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愈发严峻,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深入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正式颁布了《DB21/T 3675-2022 花生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本文将从《导则》的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施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导则》背景
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广绿色农业技术,2018年,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使用。
农业发展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导则》主要内容
明确减施目标
《导则》规定,到2022年,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使用量减少1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0%以上。
优化施肥结构
《导则》提倡推广有机肥、生物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量,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规律,科学合理施肥,实现施肥的科学化。
推广高效农药
《导则》要求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农药包装、使用、回收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农药污染。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导则》鼓励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
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
《导则》要求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绿色防控意识和技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水平。
《导则》实施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有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土壤和水体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减施增效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农药残留,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有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21/T 3675-2022 花生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导则》的发布实施,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民应积极响应,共同为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