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处置新标准DB34/T 4361-2022解读

团体标准 602
新标准DB34/T 4361-2022《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处置规范》发布,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流程,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科学、规范、高效。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在维护公众饮食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提升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022年正式发布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处置规范》(DB34/T 4361-2022),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新标准,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2022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处置新标准DB34/T 4361-2022解读,2022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处置新标准DB34/T 4361-2022解读,2022,2,食品安全,第1张

标准背景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抽样检验过程中,部分样品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检测,或者检测后仍有剩余,这些样品的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的严肃性和有效性,DB34/T 4361-2022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流程,确保样品得到合理利用和科学处理。

适用范围

DB34/T 4361-2022标准适用于我国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工作,涵盖了样品的收集、保存、检验、备份、处置等全过程。

处置原则

  1. 依法处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合格备份样品进行处置。
  2. 科学合理:根据样品的性质、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法。
  3. 安全环保:确保处置过程中不产生污染,保护环境。
  4. 可追溯性:确保处置过程可追溯,便于查询和监管。

处置流程

  1. 收集:抽样检验机构在抽样检验过程中,应按规定收集合格备份样品。
  2. 保存:对收集到的合格备份样品进行分类、编号、记录,并按规定条件保存。
  3. 检验:对保存的合格备份样品进行必要的检验,确保样品质量。
  4. 备份:对检验合格的备份样品进行备份,备份样品应与原样品分开保存。
  5. 处置:对备份样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包括销毁、捐赠、科研等。

处置方法

  1. 销毁:对不合格备份样品和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按规定进行销毁。
  2. 捐赠:在确保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对检验合格的备份样品,可以捐赠给科研机构、教学单位等。
  3. 科研:对具有科研价值的备份样品,可以用于相关科研工作。

标准实施与监督

实施主体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工作,由抽样检验机构负责实施。

监督管理

各级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法律责任

对违反DB34/T 4361-2022标准,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DB34/T 4361-2022《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处置规范》的发布,为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确保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贡献力量。

标签: 20222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