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落实,DB44/817-2010制鞋行业VOCs排放标准
《DB44/817-2010》是针对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标准,本文详细解读了该标准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要点及对制鞋行业的影响,旨在帮助企业和相关部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以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制鞋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制鞋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规范制鞋行业VOCs排放,我国于2010年正式发布了DB44/817-2010《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制鞋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
DB44/817-2010标准概述
DB44/817-2010标准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制鞋行业VOCs排放的地方性标准,自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了制鞋行业VOCs排放的控制要求、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和报告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制鞋生产的企业,涵盖了皮鞋、胶鞋、布鞋等多种类型。
DB44/817-2010标准的主要内容
排放限值
DB44/817-2010标准对制鞋行业VOCs排放的浓度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分为标准和二级标准,标准适用于对环境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地区,二级标准适用于其他地区,具体限值如下:
- 皮鞋生产:标准为≤80mg/m³,二级标准为≤100mg/m³;
- 胶鞋生产:标准为≤100mg/m³,二级标准为≤120mg/m³;
- 布鞋生产:标准为≤60mg/m³,二级标准为≤80mg/m³。
排放监测
该标准规定了制鞋行业VOCs排放的监测方法,包括采样点设置、采样时间、采样方法、样品处理等,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和报告
企业需将监测数据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监测数据应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量、监测时间等,企业应将监测报告报送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接受监管。
减排措施
DB44/817-2010标准鼓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降低VOCs排放,主要措施包括:
-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VOCs产生;
- 采用低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
- 加强设备管理,减少设备泄漏;
- 采用环保型涂装、粘合剂等。
DB44/817-2010标准的实施情况
自DB44/817-2010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制鞋行业VOCs排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 部分企业对标准认识不足,未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监测和报告;
- 部分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现象,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 标准执行力度不够,部分地区不到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企业对标准的认识;
-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
- 完善机制,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DB44/817-2010《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是我国制鞋行业VOCs排放控制的重要依据,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VOCs排放,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为我国制鞋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实现制鞋行业VOCs排放的持续降低,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