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DB33/T 2557-2022深度解读,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603
《DB33/T 2557-2022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详解》发布,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导,提升养殖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助力南美白对虾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兴起,南美白对虾,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其养殖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愈发受到关注,为了规范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我国于2022年正式颁布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DB33/T 2557-2022),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尽解读,旨在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DB33/T 2557-2022深度解读,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DB33/T 2557-2022深度解读,推动产业持续发展,2022,2,食品安全,第1张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DB33/T 2557-2022)是我国首个针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省级地方标准,其核心目标是指导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推动南美白对虾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养殖环境

  1. 水源:应选用水质清澈、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的水源。
  2. 底质:底质需保持平坦、细腻、松软,有机质含量适中,pH值宜在7.5-8.5之间。
  3. 养殖设施:养殖池应使用防渗漏、防腐蚀的建筑材料,池底需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

育苗

  1. 亲虾选择:挑选体型健壮、无病害、繁殖力强的亲虾。
  2. 孵化:采用人工孵化技术,控制孵化水温在25-28℃。
  3. 育苗密度:依据养殖池条件,合理设定育苗密度。

饲养管理

  1. 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池条件、饲料来源等因素,科学确定放养密度。
  2. 饲料:选用高品质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确保饲料营养成分均衡。
  3.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氨氮、亚盐等指标在适宜范围内。
  4. 病害防治:加强病害监测,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综合防治。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
  2. 加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规范实施与效益

通过实施该规范,可带来以下效益:

  1.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规范养殖技术,降低病害发生率,提升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升养殖效益。
  2.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养殖技术,确保南美白对虾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权益。
  3.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规范养殖技术,提升南美白对虾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与实施,对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养殖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该规范,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为我国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规范全文共计1804字,具体内容如下: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育苗、饲养、病害防治、收获与加工等。

养殖环境:详细规定了水源、底质、养殖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育苗:明确了亲虾选择、孵化、育苗密度等方面的规范。

饲养管理:对放养密度、饲料、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收获与加工:规定了收获时间和加工工艺。

实施与监督:明确了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养殖企业以及执法部门的职责。

附则:规定了本规范的实施日期、解释机构以及实施机构。

通过以上规范的实施,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将朝着规范化、标准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 20222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