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61-2010,养殖鱼类配合饲料加工技术规范——助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7
《DB37/T 461-2010 养殖鱼类配合饲料加工技术规范》为推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指南,规范养殖鱼类配合饲料加工技术,确保饲料质量与安全,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鱼类配合饲料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物质,其加工技术的规范化对于确保养殖产品质量、提升养殖效益以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养殖鱼类配合饲料加工技术规范》(DB37/T 461-2010)作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核心技术标准,为配合饲料的加工提供了科学指导,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DB37/T 461-2010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DB37/T 461-2010,养殖鱼类配合饲料加工技术规范——助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DB37/T 461-2010,养殖鱼类配合饲料加工技术规范——助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2,技术规范,高质量发展,第1张

DB37/T 461-2010的背景与意义

DB37/T 461-2010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养殖鱼类配合饲料的加工技术,提升饲料品质,保障养殖鱼类的健康成长,该标准自2010年发布并实施以来,对于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DB37/T 461-2010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37/T 461-2010适用于养殖鱼类配合饲料的加工、生产、检验及销售,涵盖了原料选择、加工工艺、产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原料选择

养殖鱼类配合饲料的原料选择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原料质量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变质、污染、有毒有害的原料。
  2. 原料应保持新鲜、干燥,无霉变,水分含量符合规定。
  3. 原料应含有适宜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加工工艺

养殖鱼类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原料处理、配料、混合、制粒、冷却、包装等环节,DB37/T 461-2010对每个环节的工艺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饲料质量。

产品质量要求

DB37/T 461-2010对养殖鱼类配合饲料的产品质量提出了以下要求:

  1. 饲料外观应均匀一致,无结块、霉变等现象。
  2. 饲料营养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低于规定指标。
  3. 饲料水分含量应符合要求。
  4. 饲料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检验方法

DB37/T 461-2010规定了养殖鱼类配合饲料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营养成分分析、卫生指标检测等。

DB37/T 461-2010的实施与推广

加强宣传培训

各级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大DB37/T 461-2010的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开展针对性培训,使养殖户掌握标准要求,提升饲料加工技术水平。

加强监管

各级质量技术部门应加强对养殖鱼类配合饲料加工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严格执行DB37/T 461-2010标准,提高饲料产品质量。

推动行业自律

养殖鱼类配合饲料行业协会应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企业遵守DB37/T 461-2010标准,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养殖鱼类配合饲料加工技术规范》(DB37/T 461-2010)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饲料质量,保障养殖鱼类健康成长,在实施过程中,各级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监管和行业自律,推动标准落地生根,为我国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