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437.7-2000,西葫芦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助力西葫芦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手册

团体标准 608
《DB13/T 437.7-2000 西葫芦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为西葫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关键指导,旨在有效防治病虫害,保障产量与品质,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西葫芦作为我国关键蔬菜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的显著提升,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丰富民众的餐桌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遏制西葫芦病虫害,增强西葫芦产业的持续发展潜力,我国正式出台了《DB13/T 437.7-2000 西葫芦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的详细内容与实施关键点进行阐述,旨在为西葫芦种植者提供科学、实用的病虫害防控指南。

DB13/T 437.7-2000,西葫芦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助力西葫芦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手册,DB13/T 437.7-2000,西葫芦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助力西葫芦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手册,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13/T 437.7-2000 西葫芦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西葫芦病虫害防控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00年发布实施以来,该规程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控手段,有效减少西葫芦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保障西葫芦产业的健康发展。

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1. 监测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室内镜检、生物检测等多种手段,对西葫芦病虫害进行全面监测。
  2. 预报方法:结合历史数据、气象预报、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因素,对西葫芦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病虫害防治策略

  1.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提升西葫芦的抗病能力。
  2.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等物理方法,诱杀或驱赶病虫害。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4.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防治技术要点

  1. 合理用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农药使用指南,科学选择农药种类、剂量及使用方法。
  2. 安全间隔期:严格遵循农药标签上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药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3. 交替用药:为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
  4. 防治时机:在病虫害初期进行防治,力求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实施要点

  1.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预报,提高防治针对性。
  2. 推广抗病品种,提升西葫芦的抗病能力。
  3. 优化田间管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发生。
  4.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病虫害防控水平。

《DB13/T 437.7-2000 西葫芦病虫安全控害技术规程》为我国西葫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实际生产中,广大种植者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确保西葫芦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为我国蔬菜产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