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洋葱套种技术规程,优化结构,提升农业效益

团体标准 603
《DB13/T 773-2006 棉花与洋葱套种生产技术规程》旨在优化棉花与洋葱的种植结构,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实现农作物间套种的高效生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棉花与洋葱的套种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种植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DB13/T 773-2006《棉花与洋葱套种生产技术规程》作为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标在于规范棉花与洋葱套种的生产技术,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主要内容,对棉花与洋葱套种的生产技术进行细致阐述。

棉花洋葱套种技术规程,优化结构,提升农业效益,棉花洋葱套种技术规程,优化结构,提升农业效益,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13/T 773-2006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部分:

  1. 适用范围:规程明确了棉花与洋葱套种的生产技术要求,适用于我国各棉花与洋葱种植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程中引用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规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术语和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便于理解和使用。
  4. 产地选择与土地准备:规程要求选择适宜的产地,并做好土地的平整、施肥、灌水等前期准备工作。
  5. 棉花种植技术:涉及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式及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
  6. 洋葱种植技术:同样涉及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式及田间管理等。
  7. 套种模式与密度:规定了棉花与洋葱套种的种植模式、行距、株距等参数。
  8. 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
  9. 质量要求:对棉花与洋葱的产量、品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10. 采收与储存:规程还规定了棉花与洋葱的采收时间和储存方法。

棉花与洋葱套种生产技术要点

产地选择与土地准备

  1. 选择适宜产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区。
  2. 土地准备:进行深耕、施肥、灌水等准备工作,为棉花与洋葱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棉花种植技术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棉花品种。
  2. 播种时间:棉花播种一般选择春季,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3. 播种量:根据棉花品种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播种量。
  4.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确保棉花均匀分布。
  5. 田间管理:加强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确保棉花健康成长。

洋葱种植技术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洋葱品种。
  2. 播种时间:洋葱播种一般选择秋季,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3. 播种量:根据洋葱品种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播种量。
  4.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确保洋葱均匀分布。
  5. 田间管理:加强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确保洋葱健康成长。

套种模式与密度

棉花与洋葱套种可采用以下模式:

  1. 棉花-洋葱-棉花:在棉花收获后种植洋葱,次年再种植棉花。
  2. 洋葱-棉花-洋葱:在洋葱收获后种植棉花,次年再种植洋葱。

套种密度需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技术确定,一般行距为60-8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

田间管理

  1. 灌溉:根据棉花与洋葱的生长需求,适时进行灌溉。
  2.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施肥,确保棉花与洋葱正常生长。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4. 收获:棉花与洋葱成熟后,及时收获。

DB13/T 773-2006《棉花与洋葱套种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棉花与洋葱套种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技术,灵活运用规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实现棉花与洋葱套种的优质、高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