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858-2023,四季设施高效种植技术规程,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DB15/T 2858-2023 四季设施高效种植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设施农业种植效率,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该规程从种植技术、环境调控等方面提供指导,助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果蔬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食品,为了提升产量、优化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四季设施高效种植技术规程》(DB15/T 2858-2023),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从设施建设、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维度,为种植者提供实用指导。
设施建设
选择适宜种植区域
设施种植应选址于光照充足、排水便利、土壤肥沃且交通便利的区域。
建设温室
温室结构宜采用双坡面,跨度在6-8米,脊高3-4米,以适应作物生长需求,墙体可选用砖混结构,以确保良好的保温性能。
设施配套
温室应配备滴灌系统、遮阳网、通风设施和保温设施,以实现高效种植。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品种
应优先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好、品种多样的果蔬,如红颜、章姬、白雪公主等。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组合
结合市场需求和种植季节,选择早熟、中熟、晚熟等不同成熟期的品种组合。
土壤管理
土壤消毒
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或生物菌剂。
土壤改良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改良,提升土壤肥力。
土壤水分管理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和积水。
栽培技术
栽植时间
春季栽植一般在3-4月份,秋季则在8-9月份。
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和温室空间,合理确定栽植密度,通常每亩栽植8000-10000株。
栽植方法
采用斜栽或平栽,栽植深度以根茎露出土面为宜。
施肥管理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植株生长状况,合理施用复合肥、有机肥等。
水分管理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园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
选择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降低病虫害发生。
化学防治
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施农药,如吡虫啉、多菌灵等。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生物菌剂等生物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四季设施高效种植技术规程》(DB15/T 2858-2023)为种植者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遵循规程,种植者不仅能够提升产量和品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未来的种植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技术,为我国果蔬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