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049-2010标准解析,春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2
《DB54/T 0049-2010标准解读》详细阐述了无公害食品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春小麦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标准涵盖了春小麦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强调绿色环保,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春小麦,作为我国北方至关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执行,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品质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基于DB54/T 0049-2010标准,对无公害食品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深入剖析。

标准背景

DB54/T 0049-2010《无公害食品 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区域性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春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确保春小麦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的标准要求,自2010年12月1日起,该标准正式实施。

适用范围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春小麦生产的产地环境、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和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产地环境

春小麦的产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美、土壤肥沃、灌溉条件适宜的区域,产地环境需符合GB 15618的规定,即土壤、大气、水质等环境指标应满足无公害食品生产的要求。

品种选择

春小麦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品种的纯度、发芽率、净度等指标均需满足无公害食品生产的要求。

播种

春小麦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通常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播种量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确保播种均匀,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

田间管理

(1)施肥:春小麦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量需根据土壤肥力、产量目标和品种特性等因素确定。

(2)灌溉:春小麦生育期间需水量较大,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合理灌溉。

(3)中耕除草:春小麦生长期间应进行中耕除草,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病虫害防治

春小麦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收获

春小麦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收获方法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确保小麦籽粒饱满、品质优良。

储藏和包装

春小麦收获后,应进行晾晒、脱粒、筛选等处理,确保产品干燥、无杂质,储藏过程中,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潮、防虫。

标准实施与监督

  1. 生产者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春小麦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春小麦生产的管理,对违反本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

  3. 消费者应关注春小麦产品的质量,对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购买。

DB54/T 0049-2010《无公害食品 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春小麦产品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应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无公害食品春小麦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