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91-2001标准深度解析,小尾寒羊饲养与防疫关键
《DB14/T 91-2001标准解读》主要介绍了小尾寒羊饲养与卫生防疫的关键要点,该标准详细阐述了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疫病预防及处理方法,旨在提高小尾寒羊的养殖效益和健康水平,摘要如下:小尾寒羊饲养遵循DB14/T 91-2001标准,注重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确保羊只健康成长。
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中,小尾寒羊凭借其肉质鲜美、繁殖力强、适应性强等显著优势,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品种,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进步,小尾寒羊的饲养业逐渐崛起,成为了助力农民增收的关键途径,为了更好地规范小尾寒羊的饲养和卫生防疫工作,我国正式出台了DB14/T 91-2001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小尾寒羊的饲养者提供实用的参考。
DB14/T 91-2001标准概览
DB14/T 91-2001标准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小尾寒羊饲养与卫生防疫的地方标准,自2001年发布实施以来,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该标准涵盖了以下关键内容:
- 小尾寒羊品种特征及选育
-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
- 小尾寒羊卫生防疫
- 小尾寒羊疾病诊断与治疗
- 小尾寒羊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小尾寒羊饲养与卫生防疫要点
品种特征及选育
小尾寒羊以其独特的品种特征而著称:
- 体型:体型适中,体躯宽阔,四肢强健,尾短。
- 毛色:以白色为主,间有黑色、灰色等。
- 繁殖力:繁殖能力强,年可产两胎,每胎产羔2-3只。
- 适应性:适应性强,耐寒耐粗放饲养。
在选育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优选优良品种:选择繁殖力高、体型健壮、肉质优良的羊只进行繁殖。
- 强化选育工作:通过选种、选配、选育等手段,不断提升小尾寒羊的品种品质。
小尾寒羊饲养管理
- 饲料管理:以优质粗饲料为主,适量搭配精饲料,确保羊只获取充足营养,提升生产性能。
-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拥挤,减少疾病传播。
- 环境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干燥、通风,定期消毒,预防疾病。
- 繁殖管理:加强繁殖管理,提高繁殖率,密切关注羊只状况,及时进行配种。
小尾寒羊卫生防疫
- 预防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疾病。
- 驱虫:定期对羊只进行驱虫,预防虫病。
- 消毒:定期对羊舍、饲养工具进行消毒,消灭病原体。
- 隔离观察:发现病羊,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小尾寒羊疾病诊断与治疗
- 诊断:根据病羊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 治疗: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小尾寒羊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 生产记录:详细记录羊只的出生、生长、繁殖、防疫等情况。
- 档案管理:建立羊只档案,便于查询和管理。
DB14/T 91-2001标准为我国小尾寒羊饲养与卫生防疫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饲养者应当严格遵守该标准,强化饲养管理,提升小尾寒羊的生产性能,助力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