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公勺新规DB63/T 2110-2023,用餐文明新风尚解读与推广
《规范用餐新风尚—DB63/T 2110-2023 公筷公勺使用规范解读与推广》旨在推广公筷公勺的使用,以提升用餐卫生和健康水平,本规范详细解读了公筷公勺的定义、分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倡导公众积极参与,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用餐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素养的不断提高,餐桌文明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推动餐桌文明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我国最新发布了《DB63/T 2110-2023 公筷公勺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如何在我国广泛推广公筷公勺的使用。
《规范》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外出就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共餐方式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如细菌、病毒等通过餐具传播,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公筷公勺的使用,此次发布的《规范》旨在通过明确公筷公勺的使用标准,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公共餐饮场所。
- 公筷公勺的定义:公筷是指用于夹取食物的筷子,公勺是指用于舀取食物的勺子。
- 公筷公勺的种类:根据用途和材质,公筷公勺分为不锈钢、竹制、木制等。
- 公筷公勺的使用要求:
- 公筷公勺应放置在明显的位置,方便顾客取用;
- 公筷公勺应保持清洁,不得与私筷私勺混用;
- 公筷公勺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 餐饮服务单位应引导顾客使用公筷公勺,倡导文明用餐。
- 管理:餐饮服务单位应建立健全公筷公勺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确保规范落实到位。
公筷公勺使用的推广策略
-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公筷公勺的使用意义和好处,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 创新宣传方式: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举办主题讲座等。
- 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推广公筷公勺使用的餐饮服务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参与积极性。
- 强化执法:加大对违反公筷公勺使用规范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规范落实到位。
- 共治: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关注、参与的良好氛围。
《DB63/T 2110-2023 公筷公勺使用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餐桌文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推广公筷公勺的使用,营造文明、健康的用餐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