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506-2022水稻稻瘟病标样采集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DB43/T 2506-2022》为水稻稻瘟病标样采集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标样采集流程与要求,规程涵盖采样工具、方法、时间、地点等关键要素,旨在提高稻瘟病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保障对我国农业至关重要,稻瘟病作为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病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提升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规范标样采集技术,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水稻稻瘟病标样采集技术规程》(DB43/T 2506-2022),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水稻稻瘟病标样采集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水稻稻瘟病标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及处理方法,旨在确保标样的精确性与可靠性,为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标样采集
采集时间
标样采集应在水稻稻瘟病发病高峰期进行,通常选择在发病初期至盛期之间,此时病斑数量较多,便于准确判断病情。
采集地点
采集地点应选择在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稻瘟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区域,确保采集地点具有代表性,能真实反映当地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情况。
采集方法
- 随机采集:在采集地点内,随机选取若干个采集点,每个采集点采集一定数量的病样。
- 典型采集:在采集地点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株,采集病样。
采集数量
每个采集点采集病样数量应不少于10个,病样总数不少于50个。
采集工具
采集工具包括剪刀、塑料袋、记录本、笔等。
标样保存
保存条件
标样应在4℃以下、相对湿度60%以下的条件下保存,避免光直射。
保存时间
标样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保存方法
- 将采集到的病样放入塑料袋中,密封。
- 将密封好的塑料袋放入保温箱中,保持低温保存。
标样运输
运输工具
标样运输应使用保温箱,确保标样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
运输时间
标样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运输方法
- 将保温箱放入冷藏车或冷藏柜中。
- 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保温箱密封,避免温度波动。
标样处理
病样处理
将采集到的病样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并做好标记。
病样保存
将处理好的病样放入保温箱中,按照保存条件进行保存。
《水稻稻瘟病标样采集技术规程》为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标样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以确保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稻稻瘟病防治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对标样采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应继续完善水稻稻瘟病标样采集技术规程,提高标样的采集质量,为水稻稻瘟病防治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持,加强标样采集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广大农民的防治意识,共同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