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13/T 5656-2023大球盖菇设施栽培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DB13/T 5656-2023 大球盖菇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大球盖菇设施栽培的技术指南,该规程详细解读了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设施建设、菌种选择、培养基配制、接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质量,为从业者提供实用的栽培技术参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设施农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推动力,在此背景下,大球盖菇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食用菌,其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DB13/T 5656-2023《大球盖菇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DB13/T 5656-2023规程概述
DB13/T 5656-2023《大球盖菇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旨在规范大球盖菇的设施栽培技术,提升大球盖菇的产量与品质,推动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该规程涵盖了从选种、育种到栽培环境、栽培设施、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直至采收与加工的各个环节。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选种与育种
规程明确指出,选种应优先选择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在育种方面,应着重提升大球盖菇的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性。
栽培环境
大球盖菇对环境条件有较高要求,规程中详细规定了栽培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
- 温度:菌丝生长温度为18-25℃,出菇温度为10-20℃。
- 湿度:菌丝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出菇期间保持在85%-95%。
- 光照:菌丝生长期间需散射光,出菇期间避免直射光。
栽培设施
规程对栽培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 菇房:菇房应具备保温、保湿、通风、遮光等功能。
- 床架:床架高度适中,便于操作和管理。
- 栽培基质:采用有机质含量高的原料,如棉籽壳、玉米芯等。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是提高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规程中详细介绍了以下内容:
- 播种:播种前对菌种进行活化处理,确保菌种活力。
- 覆土:播种后覆土厚度适中,有利于菌丝生长。
- 保湿:保持菇房湿度,防止菌丝干燥。
- 通风:根据温度、湿度等条件,适时通风,降低菇房内有害气体浓度。
-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防治。
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要选择成熟度适宜的大球盖菇,避免采早或采晚,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菇体新鲜,避免污染。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DB13/T 5656-2023《大球盖菇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大球盖菇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
-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者素质。
- 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农药、化肥等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 拓展市场,提高大球盖菇附加值。
DB13/T 5656-2023《大球盖菇设施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应用,对于推动我国大球盖菇设施栽培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规程的重要性,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