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716-2007 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小麦产量与品质提升宝典
《DB34/T 716-2007 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一本针对强筋小麦种植的实用指南,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为小麦种植者提供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栽培技术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小麦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显得尤为关键,在此背景下,DB34/T 716-2007《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小麦种植者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栽培技术指南,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中强筋小麦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旨在为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DB34/T 716-2007《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强筋小麦高产栽培的行业标准,自2007年发布以来,它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全面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是确保高产的基础,种植者需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特点,挑选那些具有抗病、抗倒伏、高产和优质特性的品种。
合理轮作
强筋小麦适宜与玉米、大豆等作物进行轮作,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提升土壤肥力,一般轮作周期为3-4年。
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是强筋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播种前,应进行深耕和土地平整,确保土壤的松软和肥沃,播种后,要及时进行土壤管理,以提高出苗率。
适时播种
强筋小麦的播种时间通常在秋分前后,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调整,播种量以每亩10-15公斤为宜。
肥水管理
(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播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氮肥20-30公斤,磷肥40-50公斤,钾肥20-30公斤,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追施尿素15-20公斤和10-15公斤。 (2)灌水:强筋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大,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状况适时灌水,播种前浇足底水,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各浇一次水。
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播种前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防治黑穗病,生育期注意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施农药进行防治。
适时收获
强筋小麦成熟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此时籽粒饱满,色泽鲜亮,收获时应选择晴朗天气,使用联合收割机进行,确保籽粒品质。
DB34/T 716-2007《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强筋小麦的种植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遵循规程中的技术要点,种植者能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在实际生产中,种植者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强筋小麦高产栽培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