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346-2023深度解读,绿色食品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规程创新与应用
《DB50/T 1346-2023》解读了绿色食品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规程,着重介绍了创新栽培技术及其应用,规程旨在提高四季豆产量和品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食品因其天然、健康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高山四季豆,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口感鲜美的蔬菜,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关键,我国最新发布的DB50/T 1346-2023《绿色食品 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绿色食品高山四季豆栽培中的应用。
DB50/T 1346-2023规程概述
DB50/T 1346-2023《绿色食品 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针对高山四季豆栽培制定的地方标准,它详细规定了高山四季豆的栽培环境、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升高山四季豆的产量与品质,确保绿色食品的生产质量。
规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栽培环境
规程明确指出,高山四季豆的栽培环境需满足以下条件:
- 海拔:1000-2000米,气候凉爽,温差显著。
- 土壤:pH值5.5-6.5,有机质丰富,排水顺畅。
- 光照:全年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如‘翠绿1号’、‘高山翠’等。
播种技术
- 播种时间:春季播种,通常在3-4月份。
- 播种方法:采用育苗移栽,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
田间管理
-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化肥,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进行。
-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 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化学除草为辅。
病虫害防治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颜色等物理方法诱虫。
- 化学防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定,合理选用农药。
收获与加工
- 收获时间:播种后60-70天,豆荚饱满时收获。
- 加工:采用清洁、卫生的加工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规程的创新与发展
DB50/T 1346-2023规程在以下方面体现了创新与发展:
- 绿色环保:强调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保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高效栽培:优化栽培技术,提高高山四季豆的产量和品质。
- 可持续发展:关注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产业链延伸:从播种到加工,全过程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生产。
规程的应用与推广
DB50/T 1346-2023规程的应用与推广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高山四季豆的栽培水平,保障绿色食品的生产,具体措施如下: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民对规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 技术推广:将规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 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确保规程的贯彻执行。
- 产业链合作: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DB50/T 1346-2023《绿色食品 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应用,对于推动我国高山四季豆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