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406-2023 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规范解析与执行关键

团体标准 602
《DB34/T 4406-2023 农作物秸秆主要原料化利用技术规范》解读强调了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收集、处理和转化等环节,实施要点涵盖规范的操作流程、设备要求、质量控制及环境影响评估,旨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其利用效率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农作物秸秆的原料化利用,提升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34/T 4406-2023 农作物秸秆主要原料化利用技术规范》,本文旨在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实施的关键要点。

DB34/T 4406-2023 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规范解析与执行关键,DB34/T 4406-2023 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技术规范解析与执行关键,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34/T 4406-2023 农作物秸秆主要原料化利用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质量规范以及安全管理等内容,该规范旨在指导农作物秸秆的原料化利用,涵盖秸秆纤维、秸秆纤维板、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秸秆纤维饲料等多种产品。

技术要求

  1. 原料要求:农作物秸秆原料需保持新鲜、干燥,无病虫害及杂质。
  2. 工艺流程要求: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的工艺流程需包括秸秆收集、预处理、粉碎、纤维提取等环节。
  3. 质量要求: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的产品需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如秸秆纤维、秸秆纤维板、秸秆纤维复合材料、秸秆纤维饲料等。
  4. 安全管理要求: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过程中,应强化安全管理,保障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劳动者健康。

实施要点

  1. 加强秸秆收集体建设:完善秸秆收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秸秆收集率,确保秸秆原料的稳定供应。
  2. 完善秸秆预处理技术:针对不同农作物秸秆的特性,研发高效、环保的预处理技术,提升秸秆纤维提取率。
  3. 推广先进加工技术:引进和研发先进的秸秆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秸秆纤维的应用领域。
  4. 强化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5.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确保生产安全。
  6. 推广秸秆纤维饲料应用:积极开展秸秆纤维饲料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7. 注重环境保护:在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过程中,关注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DB34/T 4406-2023 农作物秸秆主要原料化利用技术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应积极响应,共同推动农作物秸秆原料化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