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960-2023,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升级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7
《DB15/T 2960-2023 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为马铃薯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指南,旨在规范有性杂交技术,提高马铃薯品种改良和产量,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马铃薯作为我国关键的粮食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其产量的增加与品质的提升,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推动农民增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DB15/T 2960-2023)的正式发布,为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有力地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升级与持续发展。

DB15/T 2960-2023,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升级新篇章,DB15/T 2960-2023,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引领产业升级新篇章,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隶属于茄科茄属,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作为世界上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马铃薯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品种改良主要依赖无性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严重,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国科研工作者积极投身于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的发布,旨在规范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的操作流程,提升杂交育种效率,为马铃薯产业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DB15/T 2960-2023)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1. 范围:本规程明确了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2. 术语和定义:对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如亲本、杂交组合、杂交后代等。
  3. 杂交亲本选择:规定了杂交亲本选择的原则,包括遗传多样性、性状表现、抗病性等。
  4. 杂交方法:详细介绍了马铃薯有性杂交的两种主要方法,即人工杂交和自然杂交。
  5. 杂交后代选择与鉴定:规定了杂交后代的选择标准、鉴定方法及育种材料保存。
  6. 育种材料质量控制:明确了育种材料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性状、抗病性等。
  7. 注意事项:强调了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防止污染、防止误杂交等。

规程意义

《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的发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规范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操作流程,提高杂交育种效率。
  2. 促进马铃薯品种改良,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3.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民增收。
  4. 推动马铃薯产业升级,增强我国马铃薯在市场的竞争力。

《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规程》的发布,为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未来的马铃薯育种工作中,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本规程,不断提升马铃薯有性杂交技术水平,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还需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为马铃薯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