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助力农业绿色现代化

团体标准 602
《DB15/T 2964-2023 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广绿色农业现代化,通过无膜浅埋滴灌技术提高谷子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日益加快,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谷子,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提升谷子的产量与品质,并实现节水、节肥、节劳的目标,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2964-2023《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详细内容及其在谷子种植领域的实际应用。

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助力农业绿色现代化,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助力农业绿色现代化,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15/T 2964-2023《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的专业技术规程,旨在规范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的技术标准,提升谷子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谷子的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涵盖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全过程。

栽培品种 规程建议选用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的谷子品种,例如晋谷、冀谷等。

播种技术 (1)播种时间:依据当地气候条件,通常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播种。 (2)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5-2.0公斤。 (3)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播种,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株距15-20厘米。

滴灌技术 (1)滴灌系统:采用节水型滴灌系统,包括水源、水泵、管道、滴头等。 (2)灌溉制度:根据谷子生长阶段和土壤水分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播种至拔节期,每亩灌溉量约300-400立方米;拔节至抽穗期,每亩灌溉量约500-600立方米;抽穗至成熟期,每亩灌溉量约400-500立方米。

田间管理 (1)施肥:依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播种前每亩施用磷酸二铵20-30公斤,尿素10-15公斤;拔节期追施尿素15-20公斤。 (2)除草:结合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确保田间无杂草。 (3)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收获技术 (1)收获时间:通常在谷子籽实成熟后进行收获。 (2)收获方法:采用机械收获,确保籽实完整。

规程应用效果 自DB15/T 2964-2023《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在北方地区推广应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提高谷子产量:采用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谷子产量平均提高10%以上。
  2. 节约水资源: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节水率可达30%以上。
  3. 改善土壤环境:无膜浅埋滴灌有利于土壤保持水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 降低劳动强度:机械化程度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

DB15/T 2964-2023《谷子无膜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的推广与应用,为我国北方地区谷子种植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大规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