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969-2023,大豆霜冻风险评价技术规范,助力农业抗灾保粮

团体标准 606
《DB15/T 2969-2023 大豆秋季霜冻害气象风险等级评价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该规范助力农民有效评估霜冻风险,降低灾害损失。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大豆秋季霜冻害问题一直如影随形,给大豆种植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大豆秋季霜冻害气象风险等级评价技术规范》(DB15/T 2969-2023),本文旨在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广大大豆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背景及意义

规范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大豆秋季霜冻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为了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大豆秋季霜冻害气象风险评价体系。

规范意义

  1. 提升气象风险预警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大豆种植区气象风险预警能力。
  2. 指导风险防范措施:指导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大豆秋季霜冻害风险。
  3. 完善农业政策体系:促进农业保险、农业等政策制定,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评价对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大豆种植区,针对大豆秋季霜冻害气象风险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

  1. 数据来源:收集近30年大豆种植区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
  2. 评价标准:将风险等级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
  3. 评价步骤
    • 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筛选。
    • 指标计算:根据规范要求,计算大豆秋季霜冻害气象风险评价指标。
    •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价指标,将大豆秋季霜冻害气象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

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规范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低风险: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大豆抗逆性。
  2. 较低风险: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3. 中风险:实施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4. 较高风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5. 高风险:采取措施,降低大豆秋季霜冻害风险。

《大豆秋季霜冻害气象风险等级评价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大豆种植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气象风险评价体系,通过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大豆种植区气象风险预警能力,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应继续加强大豆秋季霜冻害气象风险研究,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为我国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