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043-2023解读,发酵麸皮生产工艺革新与饲喂技术规程实施解析
《DB15/T 3043-2023》解析了发酵麸皮生产工艺及饲喂技术规程的创新与实施,规程强调优化发酵工艺,提升麸皮品质,并指导合理饲喂,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行业的热点话题,发酵麸皮,作为一种高品质的饲料资源,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发酵麸皮生产工艺及饲喂技术规程》(DB15/T 3043-2023),为发酵麸皮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科学指导,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养殖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发酵麸皮生产工艺
原料选择
发酵麸皮的生产主要采用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麸皮作为原料,在选择原料时,务必关注其新鲜度、无霉变、无杂质等品质要求。
发酵剂选择
发酵剂的选择对发酵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常用的发酵剂包括酵母、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发酵剂,能够显著提升发酵效率。
发酵工艺
- 预处理:将原料粉碎、过筛,确保颗粒均匀,有利于发酵过程。
- 发酵:将预处理后的原料与发酵剂按比例混合,严格控制发酵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以促进微生物充分发酵。
- 后处理:发酵完成后,对发酵物料进行烘干、冷却、粉碎等处理,最终得到发酵麸皮。
质量控制
发酵麸皮的质量控制重点包括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指标,以确保其质量,提升营养价值。
饲喂技术规程
饲喂量
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体重、采食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发酵麸皮的饲喂量,一般建议其在饲料中的占比为10%-20%。
饲喂方法
- 直接饲喂:将发酵麸皮与饲料混合均匀,直接饲喂。
- 预混饲喂:将发酵麸皮与饲料预混,制成颗粒饲料或粉状饲料,再进行饲喂。
饲喂时间
发酵麸皮的饲喂时间应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采食习惯进行调整,建议在日粮中均匀分配,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
监测与管理
- 监测发酵麸皮的质量:确保其符合DB15/T 3043-2023标准。
- 观察动物的采食情况和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饲喂量。
-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预防疾病发生。
《发酵麸皮生产工艺及饲喂技术规程》的发布,为发酵麸皮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发酵麸皮的质量,提升动物的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成本,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养殖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该规程,为养殖事业贡献力量。
(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请以DB15/T 3043-2023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