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行业新规DB50/T 1342-2022深度解读,规范生产加工,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
《DB50/T 1342-2022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深度解析,旨在规范预制菜生产加工,提升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规范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储存运输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规定,保障消费者餐桌安全。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预制菜以其便捷性、多样性和高效性逐渐成为了餐桌上备受青睐的选择,为了确保预制菜的品质安全,规范其生产加工流程,我国在2022年正式颁布了《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DB50/T 1342-2022),本文将对该规范的制定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进行详细解析。
规范制定背景
随着我国预制菜市场的蓬勃发展,行业规模日益壮大,在市场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预制菜行业也显现出一系列问题,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加工标准不一、食品安全风险增加等,为了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政府出台了《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包括但不限于肉制品、水产品、蔬菜、豆制品等。
生产加工场所
预制菜生产加工场所需满足以下条件:
- 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 配备必要的生产加工设备和设施;
- 具备优良的卫生环境;
-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原料采购
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应从合法合规的渠道采购原料,确保原料质量,原料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
- 优先选择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优质原料;
- 确保原料来源可追溯;
- 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生产加工过程
预制菜生产加工过程应遵循以下要求:
- 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
- 确保生产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 保持生产场所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包装与标签
预制菜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 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 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环保;
- 包装设计应合理,便于消费者识别和携带。
预制菜标签应包括以下内容:
- 产品名称;
- 配料表;
- 净含量;
- 生产日期;
- 保质期;
- 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 其他必要信息。
销售与售后服务
预制菜销售企业应诚信经营,确保产品真实、合格,销售过程中,应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包括产品退换货、咨询等。
实施意义
规范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
《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的实施,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促进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
该规范的实施,将推动预制菜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规范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的发布与实施,对规范预制菜行业具有重要意义,预制菜企业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预制菜产品,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预制菜行业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