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早稻抛秧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5
《DB36/T 1732-2022 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早稻抛秧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早稻抛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包括秸秆还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提高早稻产量和品质,推广生态农业。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秸秆还田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作为一种创新农业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土壤肥力,更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近期发布的DB36/T 1732-2022《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早稻抛秧栽培技术规程》,为这一新型农业技术提供了科学的操作依据和精准的技术指导,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早稻抛秧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早稻抛秧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2,2022,现代化,第1张

DB36/T 1732-2022规程专注于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早稻抛秧栽培技术,旨在提升早稻产量,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规程详细规定了秸秆还田、早稻播种、抛秧以及田间管理等各环节的技术规范。

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技术

  1. 收割与处理:油菜收割后,需迅速将秸秆粉碎,控制长度在10-15厘米,以促进其在土壤中的分解。
  2. 还田方式: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撒在田面,进行翻耕,确保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
  3. 还田时间:油菜秸秆的最佳还田时间为收割后30天内,以确保秸秆在土壤中充分分解。

早稻播种与抛秧技术

  1. 播种时间:早稻播种通常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调整。
  2.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2.5公斤,确保基本苗数在10万左右。
  3. 抛秧技术:采用人工或机械抛秧,确保秧苗均匀分布,行距和株距分别保持在25厘米和15厘米。

田间管理

  1. 水分管理:早稻生长期间,保持田间湿润,适时灌溉,防止干旱和渍害。
  2.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底肥和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辅以磷钾肥。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早稻生长安全。

应用效果

  1. 提高早稻产量: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早稻抛秧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
  2. 改善土壤环境: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 减少环境污染:秸秆还田能降低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DB36/T 1732-2022《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早稻抛秧栽培技术规程》为这一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推广应用该规程,我们可以有效提升早稻产量,优化土壤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方案,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早稻抛秧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应加大对该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认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标签: 22022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