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092-2023解读,推动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
《DB11/T 2092-2023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导则》深入解读,旨在构建食品安全新体系,该导则规范了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强化了从种植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为此,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DB11/T 2092-2023《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该《导则》的出台,旨在深化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将对该《导则》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导则》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
近年来,我国食用林产品产业蓬勃发展,品种繁多,产量持续增长,在市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为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意义
《导则》的发布对于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 规范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 提升食用林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 增强消费者信心,保障消费者权益;
- 推动食品安全化、智能化,提升监管效能。
《导则》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导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加工、销售食用林产品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相关单位。
术语和定义
《导则》对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追溯体系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为后续内容提供基础。
追溯要求
- 食用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应建立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 追溯体系应包括追溯标识、追溯记录、追溯查询等功能;
- 追溯应真实、准确、完整,便于查询和验证。
追溯实施
- 生产环节:生产者应建立生产记录,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
- 加工环节:加工企业应建立加工记录,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工艺、产品检验等环节;
- 销售环节:销售企业应建立销售记录,包括产品来源、销售渠道、销售等。
追溯管理
- 企业应建立追溯管理系统,实现追溯的存储、查询、更新等功能;
- 追溯管理系统应具备数据安全、可靠、可追溯等特点。
追溯评价与监督
- 企业应定期对追溯体系进行评价,确保追溯体系的有效性;
- 部门应加强对追溯体系的监督,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DB11/T 2092-2023《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导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企业、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应共同努力,加强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用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