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602-2023,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标准,引领绿色循环农业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3
《DB43/T 2602-2023 规模养殖场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技术规范》发布,旨在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规范规模养殖场液体粪污处理与肥料化利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也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尤其是大型养殖场排放的液体粪污,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促进绿色循环农业的进步,我国最新出台了《DB43/T 2602-2023 规模养殖场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入探讨《规范》的核心内容,以及其在养殖场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中的实际应用与深远意义。

DB43/T 2602-2023,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标准,引领绿色循环农业新里程,DB43/T 2602-2023,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标准,引领绿色循环农业新里程,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规模养殖场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的地方标准,它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养殖场如何将液体粪污资源化,以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该标准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并于2023年正式发布施行。

《规范》主要内容

定义与术语

《规范》对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进行了明确界定,即通过对规模养殖场产生的液体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处理,将其转化为符合农业用肥标准的肥料,并应用于农田、林地、园林等农业生产领域。

技术要求

《规范》对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技术要求做了细致的规定,具体包括:

  1. 原料要求:液体粪污的来源、数量和质量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处理工艺:应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堆肥等技术,确保处理效果。
  3. 产品质量:肥料需符合国家农业用肥标准,确保对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无害。
  4. 施用方法: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和肥料特性,合理确定施用量和施用方式。

管理

《规范》要求养殖场建立完善的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管理制度,强化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处理效果和产品质量。

《规范》的意义

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液体粪污的肥料化利用,可以显著降低养殖场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的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将液体粪污转化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幅提升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

《规范》的实施对于推动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助于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

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养殖业的科技水平,推动其向更高级别的转型升级。

《DB43/T 2602-2023 规模养殖场液体粪污肥料化利用技术规范》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规模养殖场的液体粪污处理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技术支持,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养殖场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认真执行《规范》,为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