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767-2018,海水鱼软颗粒饲料新标准引领养殖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DB35/T 1767-2018 海水鱼软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作为新标准,旨在提升海水鱼养殖行业质量,规范软颗粒饲料的生产,促进养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海水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饲料作为养殖环节中的核心投入品,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和产品的安全性,为了规范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生产与质量,提升饲料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推动海水鱼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于2018年正式颁布了《DB35/T 1767-2018 海水鱼软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这一行业标准,本文将围绕此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对海水鱼养殖行业带来的影响与深远意义。
DB35/T 1767-2018 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介绍
我国海水鱼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水鱼养殖国,在养殖过程中,饲料质量问题始终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传统海水鱼饲料存在营养不均衡、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海水鱼软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意义
- 提升饲料质量,保障养殖安全:DB35/T 1767-2018 标准对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生产工艺、原料要求、营养成分、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助于提高饲料质量,确保养殖产品的安全。
- 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该标准对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生产企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该标准,海水鱼养殖行业将从传统的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DB35/T 1767-2018 标准的主要内容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营养成分、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如软颗粒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质量指标等。
原料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鱼软颗粒饲料原料的种类、质量要求、使用比例等,以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
生产工艺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混合、制粒、冷却、干燥、包装等环节。
营养成分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营养成分指标,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磷等,以确保饲料的营养价值。
质量指标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色泽、气味、营养成分、水分、粒度等。
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营养成分测定、粒度测定等。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鱼软颗粒饲料的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要求,以确保饲料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DB35/T 1767-2018 海水鱼软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的实施对海水鱼养殖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有助于提高饲料质量,保障养殖安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推动海水鱼养殖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随着该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我国海水鱼养殖行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