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781-2018标准解析,包装用TPU复合材料技术规范详解
深入分析了DB35/T 1781-2018标准,探讨了包装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复合材料通用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TPU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旨在提升包装材料质量,确保产品安全与环保。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腾飞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包装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琳琅满目的包装材料中,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复合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食品、医药、电子产品等众多领域的包装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了确保包装用TPU复合材料的生产与检测规范,我国出台了DB35/T 1781-2018标准,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标准,以期为大家提供详尽的解读。
标准背景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包装材料,以其高强度、高弹性、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温性以及易于加工的特性,在包装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我国正式颁布了DB35/T 1781-2018标准。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标准旨在规范包装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复合材料的生产和检测,涵盖其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
技术要求
- 原材料:TPU原材料须符合GB/T 21318-2008《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相关规定。
- 复合结构:TPU复合材料可通过层压、贴合、注塑等工艺制备,复合结构需满足设计要求。
- 性能指标:TPU复合材料应满足以下性能指标:
- 拉伸强度:≥30MPa;
- 断裂伸长率:≥500%;
- 撕裂强度:≥15kN/m;
- 邵氏硬度:A≥70;
- 耐温性:在-40℃~+80℃范围内保持性能稳定。
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TPU复合材料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包括拉伸试验、撕裂试验、邵氏硬度试验、耐温性试验等。
检验规则
- 生产检验:生产过程中,须按本标准要求对TPU复合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 出厂检验:出厂前,须按本标准要求对TPU复合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 验收检验:用户应按本标准要求对TPU复合材料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
- 包装:采用防潮、防尘、耐压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高温、潮湿等环境。
- 贮存: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受热、受光直射。
DB35/T 1781-2018标准对包装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复合材料的通用技术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使用安全,各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该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我国包装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
TPU复合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前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TPU复合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替代传统包装材料的重要选择,有望在食品、医药、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TPU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TPU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复合结构制备、性能检测等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按照DB35/T 1781-2018标准执行,确保产品质量。
TPU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TPU复合材料在性能、生产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发展,TPU复合材料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我国包装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