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59.6-2018标准详解,商品肉兔等级评定与应用探讨
本文深入解读了DB51/T 159.6-2018标准,详细阐述了商品肉兔等级评定标准的内容、应用及其实施,通过标准解析,有助于提升肉兔养殖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推动我国肉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肉兔产业的蓬勃兴起,商品肉兔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为了规范肉兔品质分级,提升肉兔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在2018年正式发布了《商品肉兔等级评定》(DB51/T 159.6-2018)标准,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标准,探讨其在肉兔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价值。
《商品肉兔等级评定》(DB51/T 159.6-2018)标准由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适用于我国商品肉兔的品质分级,该标准明确了商品肉兔的分级标准、评定方法、评定流程等,旨在为肉兔养殖、销售、加工等环节提供科学、合理的品质评定依据。
等级划分
根据DB51/T 159.6-2018标准,商品肉兔分为五个等级,具体如下:
- 特级:体型匀称,生长发育健全,无病无伤,毛色光鲜,肉质鲜美。
- 一级:体型较为匀称,生长发育良好,无病无伤,毛色光亮,肉质优良。
- 二级:体型一般,生长发育较好,无病无伤,毛色尚可,肉质尚佳。
- 三级:体型欠佳,生长发育一般,无病无伤,毛色较差,肉质一般。
- 四级:体型较差,生长发育不良,有病或受伤,毛色差,肉质差。
评定方法
- 观察法:通过观察肉兔的外貌、体型、毛色、肉质等特征,对肉兔的等级进行初步评定。
- 测量法:使用专用仪器对肉兔的体重、体长、胸围等指标进行测量,结合观察结果进行评定。
- 检测法:对肉兔进行血液、等检测,判断其健康状况,进一步确定等级。
评定程序
- 养殖户按照标准要求,对肉兔进行日常管理,确保其生长发育良好。
- 销售商在收购肉兔时,按照标准进行等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记录在销售凭证上。
- 加工厂在加工肉兔产品时,按照标准对肉兔进行等级评定,确保产品质量。
- 相关部门对肉兔等级评定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应用价值
- 规范市场秩序:DB51/T 159.6-2018标准为肉兔品质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肉兔产业的健康发展。
-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品质评定,有利于提高肉兔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 保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以根据品质评定结果,选择适合自己的肉兔产品,保障自身权益。
- 促进产业升级:该标准有助于推动肉兔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DB51/T 159.6-2018《商品肉兔等级评定》标准的实施,对我国肉兔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和监督,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为肉兔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养殖户、销售商和加工企业应积极应用该标准,提高肉兔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共同推动肉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