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680-2018种蛋管理全流程技术解析

团体标准 603
本规程针对DB51/T 680-2018进行深入解析,详细阐述了种蛋在收集、包装、运输、贮存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旨在确保种蛋质量,提高种蛋利用率,规程从种蛋的采集、清洗、消毒、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操作规范,为种蛋行业提供指导。

种蛋,作为畜牧业生产的关键资源,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种禽的生产性能与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确保种蛋从收集、包装、运输到贮存的全过程得到规范化管理,保障种蛋的品质,我国出台了DB51/T 680-2018《种蛋收集、包装、运输、贮存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帮助养殖企业及相关从业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有效执行这一规程。

DB51/T 680-2018种蛋管理全流程技术解析,DB51/T 680-2018种蛋管理全流程技术解析,2,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第1张

DB51/T 680-2018规程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类型种蛋的收集、包装、运输及贮存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程中引用了包括GB/T 17241.1-2008《家禽种蛋》、GB/T 17241.2-2008《家禽种蛋包装》在内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规程对种蛋、收集、包装、运输、贮存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以确保各环节操作的统一性和标准化。

  4. 收集:规程对种蛋收集的环境、时间、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旨在确保种蛋的品质不受损害。

  5. 包装:规程对种蛋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标识及运输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确保种蛋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完好。

  6. 运输:规程对种蛋的运输工具、时间、环境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种蛋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稳定。

  7. 贮存:规程对种蛋的贮存条件、时间、温度、湿度以及卫生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延长种蛋的保存期限并保持其品质。

规程具体内容解析

收集

(1)环境:种蛋收集应在清洁、通风、适宜的环境中操作,严格避免尘土、细菌等污染源。

(2)时间:建议在每天的清晨进行种蛋收集,以保持种蛋的新鲜度。

(3)方法:应使用专门的收集工具,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减少细菌的污染风险。

(4)注意事项:在收集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避免种蛋之间的碰撞和挤压,确保种蛋的完整性。

包装

(1)材料:种蛋包装材料应选择无毒、无味、耐腐蚀且易于消毒的塑料或纸质材料。

(2)方式:种蛋包装可以使用纸箱或塑料箱,每箱的装蛋数量应按照规程要求执行。

(3)标识:包装箱上需清晰标明种蛋的品种、数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

(4)运输:包装箱应密封,以防止污染。

运输

(1)工具:种蛋运输工具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防震和防潮功能。

(2)时间:种蛋运输应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极端温度和潮湿环境。

(3)环境: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种蛋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温差过大。

(4)注意事项: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碰撞和挤压,确保种蛋的品质不受影响。

贮存

(1)条件:种蛋的贮存环境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和避光。

(2)时间:种蛋的贮存时间应遵守规程规定,通常不超过7天。

(3)温度:种蛋的贮存温度应控制在10-15℃之间。

(4)湿度:种蛋的贮存湿度应维持在50%-60%之间。

(5)卫生要求:种蛋在贮存期间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环境的卫生。

DB51/T 680-2018《种蛋收集、包装、运输、贮存技术规程》为我国种蛋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养殖企业和从业者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以确保种蛋的品质,提升养殖效益,相关部门也应加强规程的宣传和培训,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