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769-2023大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解读,推动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DB21/T 3769-2023》大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发布,推动农业现代化,规程规范了大葱育苗流程,提高产量与品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大葱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其工厂化育苗技术日益成为提升产量、确保供应、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最新发布的DB21/T 3769-2023《大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标志着我国大葱工厂化育苗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为广大农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DB21/T 3769-2023《大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牵头,联合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蔬菜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该规程对大葱工厂化育苗的设施设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升大葱育苗质量,推动大葱产业的健康发展。
设施设备
- 育苗设施:大葱工厂化育苗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标准育苗温室、育苗床、喷灌系统等设施,温室应具备保温、保湿、通风、光照等条件,以满足大葱生长的特定需求。
- 育苗床:育苗床应选用透气、排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如草炭、珍珠岩等,床面宽度一般为1.2米,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 喷灌系统:喷灌系统应选用滴灌或微喷灌设备,确保苗床水分均匀分布。
品种选择
-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大葱品种,以提高育苗成功率。
-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如大葱、细葱、青葱等。
- 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
播种技术
-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春季播种在3月至4月,秋季播种在8月至9月。
- 播种量:根据育苗床面积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20克左右。
- 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床上,覆盖一层薄土,厚度约为1厘米。
- 播种后管理:保持苗床湿润,适时浇水,防止苗床干燥。
管理措施
- 温度管理:春季育苗时,注意保温,保持白天温度在20℃以上,夜间温度在10℃以上;秋季育苗时,注意防寒,保持白天温度在15℃以上,夜间温度在5℃以上。
- 湿度管理:保持苗床湿度在60%-80%,防止苗床过湿或过干。
- 光照管理:保证苗床光照充足,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6小时。
- 肥料管理:在苗期适当施用氮、磷、钾肥,以满足大葱生长需求。
病虫害防治
-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病害防治:定期检查苗床,发现病害及时喷洒药剂防治,常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等。
- 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降低虫害发生,常见虫害有蚜虫、葱蓟马等。
DB21/T 3769-2023《大葱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大葱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通过遵循该规程,提高大葱育苗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国大葱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广大农业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运用该规程,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