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1553-2023孜然生产技术规程解读,推动孜然产业升级
《DB62/T 1553-2023孜然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旨在推动孜然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规程涵盖从选种、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详细指导种植者提高产量与品质,保障孜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孜然,亦称孜然粉,作为一种日常调味佳品,以其独特的香气和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孜然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孜然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孜然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553-2023),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孜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孜然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孜然的种植、加工、包装、运输及储存等全流程,旨在规范孜然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范种植
- 种植区域:应选择适宜孜然生长的地区,确保土壤、气候、水源等条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品种选择:优先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孜然品种。
- 播种: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处理,播种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种植密度合理确定。
- 田间管理:适时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确保孜然健康生长。
加工
- 原料选择:选用新鲜、成熟、无病虫害的孜然果实。
- 晾晒:将孜然果实晾晒至适宜的水分含量。
- 脱粒:对晾晒后的孜然果实进行脱粒。
- 筛选: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孜然颗粒。
- 粉碎:将筛选后的孜然颗粒粉碎至规定细度。
包装
- 包装材料: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食品级包装材料。
- 包装规格: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包装规格。
- 包装标识: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
运输与储存
- 运输:确保运输过程中包装完好,避免受潮、受污染。
- 储存:储存场所应通风、干燥、防潮、防虫蛀。
质量要求
- 感官指标:色泽、香气、口感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理化指标:水分、灰分、重金属含量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实施DB62/T 1553-2023《孜然生产技术规程》的意义
-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规范各环节,确保孜然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 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孜然生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权益。
- 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孜然产业整体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增加农民收入:规范种植、加工等环节,提高孜然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孜然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孜然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各相关企业和个人应认真执行该规程,提高孜然产品质量,推动孜然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孜然产业的监管,确保规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