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718-2023,红花高效种植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3
《DB62/T 4718-2023 红花栽培技术规程》为提升红花种植效益提供全面指导,详细阐述了红花种植的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助力红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红花作为关键的药用植物和油料作物,其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红花不仅富含药用价值,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规范红花栽培技术,提升红花种植的效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62/T 4718-2023《红花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要点。

DB62/T 4718-2023,红花高效种植技术规程,DB62/T 4718-2023,红花高效种植技术规程,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红花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背景

红花原产于印度等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甘肃、宁夏等地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红花药用价值的深入认识,红花市场需求逐年增长,我国红花种植过程中存在栽培技术不规范、品种退化、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问题,导致红花产量和品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制定了DB62/T 4718-2023《红花栽培技术规程》。

红花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红花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的沙壤土或壤土,整地前,需清除杂草、树根等杂物,深翻土地,确保土壤熟化,整地后,进行土地平整,为播种做好准备。

品种选择与繁殖

红花品种繁多,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红花繁殖主要采用播种和扦插两种方法,播种繁殖操作简便,而扦插繁殖则能提高红花产量和品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播种与栽植

红花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量为每亩1.5-2.0公斤,播种前,需将土地整平,按行距30-4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2厘米,栽植密度为每亩1.5-2.0万株。

田间管理

  1. 施肥:红花生长期间,需适时追肥,一般追肥3-4次,第一次施肥在播种后30天左右,以氮肥为主;第二次施肥在开花前,以磷、钾肥为主;第三次施肥在果实成熟前,以氮、磷、钾肥为主。
  2. 灌溉:红花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
  3. 除草:红花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以免影响生长。
  4. 病虫害防治:红花易受病虫害侵害,要及时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红花锈病、蚜虫等,可选用农药进行防治。

采收与加工

红花花期一般为7-8月,当花冠由黄色变为红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去除杂质,进行加工。

红花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意义

DB62/T 4718-2023《红花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提高红花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规范红花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红花产量和品质;有利于保护红花品种资源,促进红花产业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种植红花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希望广大红花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该规程,为红花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