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土壤中2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与进展

团体标准 602
介绍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测定土壤中2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中的应用与发展,该方法具有高效、灵敏、准确等优点,为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农药使用量逐年攀升,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威胁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监测显得尤为关键,DB37/T 4623-2023《土壤中2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土壤中农药残留测定的标准,自发布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广泛应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标准的基本内容、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土壤中2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与进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土壤中2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与进展,2,创新,食品安全,第1张

DB37/T 4623-2023标准概述

标准范围

DB37/T 4623-2023标准明确了土壤中2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土壤样品中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测定方法

该标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测定,该方法以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简便的样品前处理以及广泛的适用范围而备受推崇。

标准限值

DB37/T 4623-2023标准对土壤中2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最大残留限量(MRL)进行了规定。

DB37/T 4623-2023标准的应用领域

农产品质量安全

DB37/T 4623-2023标准可应用于监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农药使用规范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

该标准有助于监测土壤中农药残留情况,评估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农业科研与教学

DB37/T 4623-2023标准在农业科研与教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农药残留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DB37/T 4623-2023标准的发展趋势

标准更新与完善

随着农药种类及其代谢物的持续增加,DB37/T 4623-2023标准需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满足新的监测需求。

技术创新与应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分析技术的进步,将为DB37/T 4623-2023标准的实施提供更强大的技术保障。

标准化

随着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增强,DB37/T 4623-2023标准有望成为国家标准,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提供有力保障。

DB37/T 4623-2023《土壤中27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为我国土壤中农药残留监测的重要标准,其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标准的不断更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及标准化进程的推进,DB37/T 4623-2023标准在我国土壤中农药残留监测领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