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622-2023标准下土壤中15种农药残留量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团体标准 603
本研究采用DB37/T 4622-2023标准,对土壤中15种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该方法在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农药的过量与不当使用会导致残留,对土壤、环境及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对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以DB37/T 4622-2023标准为依据,深入探讨土壤中15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旨在为我国土壤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DB37/T 4622-2023标准简介

DB37/T 4622-2023是山东省的地方标准,详细规定了土壤中15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其中包括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以其高灵敏度、良好准确度和宽广的线性范围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土壤、肥料、农产品等多种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土壤中15种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

样品前处理

  1. 样品采集:遵循GB/T 2740.1-2008《农业水质检测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标准进行土壤样品采集。
  2. 样品前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在室温下风干,磨碎并过筛,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农药残留物。

GC-MS/MS测定

  1. 仪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GC-MS/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旋转蒸发仪等。
  2. 色谱条件:选择合适的色谱柱,以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设定为30℃。
  3. 质谱条件:采用电子轰击(EI)离子源,扫描范围为50-500 amu,选择合适的碰撞能量,使目标化合物产生特征离子。
  4. 数据处理:对质谱数据进行检索,确定目标化合物,并计算其含量。

结果与分析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对15种农药标准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这些农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检出限均低于国家标准。

重复性和精密度

对土壤样品进行重复测定,计算重复性和精密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精密度。

检测结果

对实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对15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准确可靠。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土壤中15种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线性范围宽等优点,适用于土壤、肥料、农产品等多种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为我国土壤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 优化土壤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2. 建立健全土壤农药残留检测体系,实现范围内土壤农药残留的全面监测。
  3.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减少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标签: 22023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