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644-2023规程解读,小麦耕层构建技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604
《DB61/T 1644-2023》规程解读,强调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以提升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提供科学指导,助力小麦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为了进一步提升小麦产量,确保其品质,规范小麦种植技术,我国最新颁布了《DB61/T 1644-2023 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小麦种植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DB61/T 1644-2023规程解读,小麦耕层构建技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DB61/T 1644-2023规程解读,小麦耕层构建技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规程背景

《DB61/T 1644-2023 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是在总结我国小麦种植经验,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制定的,本规程的目标是通过优化耕层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目标。

耕层结构

规程明确了小麦耕层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表层、心层和底层,表层(0-20cm)为小麦根活动层,心层(20-40cm)为土壤肥力层,底层(40cm以下)为土壤蓄水层。

耕作方式

规程推荐采用深耕、深松、旋耕相结合的耕作方式,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具体操作如下:

  1. 深耕:每年进行一次深耕,深度为20-30cm,以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2. 深松:在小麦播种前进行深松,深度为30-40cm,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3. 旋耕:在小麦播种前进行旋耕,深度为10-15cm,以平整土地,为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土壤改良

规程强调土壤改良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下措施:

  1. 增施有机肥:每年施用有机肥3000-5000kg/亩,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2. 合理施用化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肥,避免过量施用。
  3.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菌剂、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播种技术

规程对小麦播种技术提出了以下要求:

  1. 播种时间:小麦播种时间为秋季,最佳播种期为8月底至9月初。
  2. 播种量: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量,一般为每亩10-15kg。
  3.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为3-5cm,确保与土壤充分接触。

田间管理

规程对小麦田间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 灌溉:根据小麦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2.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植株长势,适时追肥,确保小麦生长所需养分。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

规程实施意义

《DB61/T 1644-2023 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小麦产量:通过优化耕层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实现小麦高产。
  2. 改善小麦品质:规程强调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有利于提高小麦品质。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提倡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DB61/T 1644-2023 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规程》为小麦种植者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小麦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该规程,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