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649-2023平菇栽培技术规程解读,推动平菇产业升级
《DB61/T 1649-2023 平菇袋料栽培技术规程详解》发布,为平菇产业提供标准化技术指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程涵盖平菇品种选择、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管理、出菇管理等环节,助力平菇生产效益提升。
平菇,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口感鲜美、且易于种植的食用菌,在我国食用菌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平菇的袋料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2023年正式发布的《平菇袋料栽培技术规程》(DB61/T 1649-2023),为平菇的袋料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这对于提升平菇的产量与品质,促进平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平菇袋料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该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编制,于2023年正式发布并实施,成为一项行业标准,它针对平菇袋料栽培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旨在提升平菇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平菇袋料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菌种选择与制备
(1)菌种选择: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平菇菌株。
(2)菌种制备:按照规程要求,对菌种进行提纯、复壮和扩大繁殖,确保菌种的质量。
菌袋制作
(1)原料准备:选用优质的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添加适量的石灰、石膏等辅料。
(2)拌料:将原料和辅料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使原料含水量达到60%左右。
(3)装袋:将拌好的原料装入菌袋,确保袋口密封,防止杂菌污染。
菌袋灭菌
(1)灭菌方式: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常压蒸汽灭菌。
(2)灭菌时间:高压蒸汽灭菌时间为1.5小时,常压蒸汽灭菌时间为6小时。
菌袋接种
(1)接种时间:灭菌后,待菌袋冷却至室温,即可进行接种。
(2)接种方法:采用接种法或打孔接种法,确保接种均匀。
发菌管理
(1)发菌室温度:控制在22-25℃。
(2)湿度:控制在60%-70%。
(3)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杂菌滋生。
出菇管理
(1)出菇温度:控制在15-18℃。
(2)湿度:控制在85%-90%。
(3)光照:保持散射光,避免直射光。
采收与加工
(1)采收时间:平菇菌盖直径达到3-5厘米时,即可采收。
(2)加工方法:采收后,对平菇进行分级、清洗、烘干或冷藏等加工处理。
平菇袋料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与推广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平菇袋料栽培技术规程的普及率。
-
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在适宜地区建立平菇袋料栽培示范推广基地,以点带面,推动技术规程的广泛应用。
-
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平菇产品质量体系,确保平菇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平菇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平菇袋料栽培技术规程》(DB61/T 1649-2023)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平菇袋料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对于提升平菇产量和品质,推动平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企业应认真执行该规程,共同为我国平菇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