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新规范助力公共健康安全

团体标准 604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DB13/T 5724-2023)旨在提升公共健康安全,通过规范培训,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提供必备的卫生知识,筑牢公共健康安全基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为了强化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与专业知识水平,我国正式颁布了《DB13/T 5724-2023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本文将围绕这一规范,深入探讨其在增进公共健康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新规范助力公共健康安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新规范助力公共健康安全,2,食品安全,2023,第1张

规范背景与意义

《DB13/T 5724-2023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的出台,旨在规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升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该规范的发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公共场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聚集地,其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通过规范培训,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2. 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规范培训有助于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增强服务意识,从而推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3. 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进步。

《DB13/T 5724-2023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培训对象:涵盖餐饮、住宿、旅游、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2. :包括公共场所卫生基础知识、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卫生消毒与隔离、个人卫生与防护等。
  3.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4. 培训时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卫生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
  5. 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6. 培训记录:培训单位应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时间、内容、考核结果等。

规范实施与保障

为确保《DB13/T 5724-2023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的有效实施,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保障:

  1. 加强宣传:广泛宣传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规范,提高从业人员的认识度和参与度。
  2. 落实责任:明确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的责任主体,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3. 规范培训: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的监督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4. 严格考核: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依法予以处理,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

《DB13/T 5724-2023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的发布,对于提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这一规范,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食品安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