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905-2023 生活垃圾分类规范解析与实践探索

团体标准 604
《DB64/T 1905-2023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探索,旨在深入解析规范内容,探讨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方法,本文从规范解读出发,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垃圾分类在公共机构中的实施效果,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共机构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了推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发布了《DB64/T 1905-2023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实际应用中的实践探索。

DB64/T 1905-2023 生活垃圾分类规范解析与实践探索,DB64/T 1905-2023 生活垃圾分类规范解析与实践探索,2,2023,规范解读,第1张

《DB64/T 1905-2023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概述

《DB64/T 1905-2023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国家标准,该规范明确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分类标准、设施设备配置、管理措施等关键内容,旨在提升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DB64/T 1905-2023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解读

基本原则

该规范提出了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 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减量,降低垃圾产生量。
  2. 分类收集原则:按照不同类别收集生活垃圾,便于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 资源化原则:优先处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资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4. 无害化原则:对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理,降低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分类标准

规范明确了以下四类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1. 可回收物: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2.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废矿物油等含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
  3. 厨余垃圾:食堂、餐厅、厨房等产生的有机废弃物。
  4. 其他垃圾: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废弃物。

设施设备配置

规范要求公共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包括:

  1. 分类收集容器:根据分类标准设置不同类别的收集容器。
  2. 分类投放点:在公共机构内部设置分类投放点,方便员工和来访人员投放垃圾。
  3. 分类收集车辆:配备分类收集车辆,确保垃圾运输过程中的分类。

管理措施

规范提出了以下管理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和来访人员的垃圾分类意识。
  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3. 定期检查: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强化考核评价: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激发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积极性。

《DB64/T 1905-2023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应用实践探索

建立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体系

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形式,提高员工和来访人员的垃圾分类意识。

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设备

根据规范要求,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分类投放点、分类收集车辆等设施设备,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监督检查

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考核评价

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激发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积极性。

《DB64/T 1905-2023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为我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实践,推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标签: 22023规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