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904-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实施指南,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DB64/T 1904-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实施指南》正式实施,旨在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为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提升公共机构的能源使用效率,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DB64/T 1904-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文旨在对《指南》的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意义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广大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公共机构能源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能耗统计不健全、节能技术应用滞后、能源管理人才短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能耗定额标准,对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指南》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公共机构,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等。
- 能耗定额标准:根据不同类型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特点,规定了不同类别的能耗定额标准,涵盖建筑能耗、设备能耗、照明能耗等。
- 能耗统计方法:明确了能耗统计的范围、方法、数据采集等要求,为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提供规范。
- 节能措施:针对公共机构能耗特点,提出了节能措施,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应用节能技术等。
- 监测与评价:要求公共机构建立能耗监测体系,定期对能耗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确保能耗定额标准的有效实施。
实施意义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实施能耗定额标准,有助于公共机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 优化能源结构:能耗定额标准有助于引导公共机构优化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 增强节能意识:能耗定额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公共机构员工的节能意识,形成良好的节能氛围。
- 促进节能产业发展:能耗定额标准的实施,将带动节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节能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DB64/T 1904-2023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实施指南》的发布,为我国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各级公共机构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指南》要求,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机构能源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能耗定额标准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