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23/T 3441标准解读,引领我国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生产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4
《DB23/T 3441-2023》是我国最新发布的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阐述了抗线大豆品种选育、种子质量标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大豆,作为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逐年攀升,病虫害问题却日益凸显,特别是线虫病对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尤为严重,为提升大豆产量与品质,我国于2023年正式颁布了《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规程》(DB23/T 3441-2023),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大豆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3版DB23/T 3441标准解读,引领我国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生产新篇章,2023版DB23/T 3441标准解读,引领我国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生产新篇章,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规程》(DB23/T 3441-2023)详细规定了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的生产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该规程旨在指导我国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的生产,旨在提升大豆产量与品质,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规程主要内容

生产技术要求

  1. 选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条件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
  2. 整地:进行深翻土地,确保耕作层深度不少于20厘米,保证土壤的疏松度。
  3. 播种:选用抗线大豆品种,春播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秋播时间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
  4.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确保大豆生长所需养分。
  5. 田间管理:及时除草、灌溉、防治病虫害,确保大豆的正常生长。

质量标准

  1. 品种纯度:需达到国家规定的大豆品种纯度标准。
  2. 发芽率:发芽率不低于85%。
  3. 净度:净度不低于98%。
  4. 水分:水分含量不高于13%。

检验方法

  1. 品种纯度检验:采用D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检验。
  2. 发芽率检验:采用标准发芽箱进行检验。
  3. 净度检验:采用人工筛选法进行检验。
  4. 水分检验:采用烘干法进行检验。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1. 包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袋,包装袋上需标注品种名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净含量、包装单位等信息。
  2. 标识:在包装袋上标注“抗线大豆大田用种”字样。
  3. 运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工具,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4. 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储存,避免受潮、受热、受冻。

《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规程》的颁布,为我国抗线大豆大田用种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升大豆产量与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该规程的实施也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